可敬的蓝色战衣

常言道: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。非常时刻方显英雄本色。在京城万众一心抗“非典”的日子里,平时不显山露水的环卫工人,在他们的平凡岗位上,谱写了一首首感人的壮歌。
    调兵遣将运“非典”垃圾
  话说4月的北京,一场突如其来的“非典”疫情,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,青岛家政百姓心中出现了恐怖的阴影。4月20日,疫情大爆发,京城确诊的“非典”病人和疑似患者猛增到每天一百多号。岛保洁公司各医院自然成了“抗非”的前线。从4月20日起,各个医院告了急,不光是病床紧张,“非典”病人的垃圾也没有清运,而且越来越多。这可不是小事,诸位心里都明白,这些垃圾的病毒感染性很强,怎么办?“非典”垃圾告急的报告很快摆到了市政管委负责人的案头。众人心急如焚。诸位有所不知,敢情医院的垃圾跟普通的生活垃圾不是一个“待遇”,从1998年起,市政管委便作出决定,医用垃圾必须由专业公司清运,环卫部门只负责清运生活垃圾。“非典”疫情爆发后,负责清运医院垃圾的一些农民工惧怕感染,临阵脱逃者不少,公司人手一时紧张,难以承担清运“非典”垃圾的重任。此外,“非典”垃圾非同一般生活垃圾,如何清运、运到哪儿焚烧?也是个问题。在这种情况下,市政管委紧急调兵遣将,动员各区环卫局火速增援。清运“非典”垃圾的重任便落在了各区环卫工人的肩上。那些日子,市政管委的负责人真是着了大急,负责人亲自披挂上阵,与各区环卫部门的头头脑脑为寻找焚烧“非典”垃圾的地点,不知在远郊转了多少圈儿,三上房山怀柔,五下石景山门头沟,谁听说要在自己管辖的地段烧“非典”垃圾都挠头。几经周折,终于在远郊某处找到了焚烧点。
    十八勇士突击队
  却说军令如山倒。清运“非典”垃圾的任务下达到东城区环卫局,全局上下紧急动员。当时的疫情正紧,人心惶惶,清运“非典”垃圾,如同“白衣天使”上一线。环卫工人素有敢打硬仗的光荣传统,得知要上“前线”,一个个争先恐后、摩拳擦掌。不到半天时间,有180多人写了请战书,70多人口头或打电话表态,要求加入小分队。局领导周密考虑,挑选18位身体强壮经验丰富的精兵组成了一支清运“非典”垃圾的“蓝衣”突击队(因环卫工作服是蓝色的,故有此称),由一名副局长率领,奔赴抗“非典”的一线。有道是: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东城区地处市中心,政府领导对环卫相当重视,早在疫情爆发前,便已购置了6辆全封闭的运输车。突击队组成后,又为他们配置了隔离服、防护镜、手套、雨靴等全套服装,并请防疫部门的专家为他们讲解防护知识。一切就绪,紧急出兵。
  却说运“非典”拉圾突击队开赴一线后,当时没有隔离点,而这些职工又属高危群体,必须单独安营扎寨,与人隔离。何处安营?颇费脑筋。周围居民得知这些人是运“非典”垃圾的,均退避三舍。为了不扰民,区环卫局在朝阳区洼里一带找了七八间拆迁房,说是房,其实跟工棚差不多,四周全是断壁残垣,没有水电,突击队员夜里清运垃圾回来,便摸着黑在这种地方“打横儿”。在这种凄凉的情景状态下,环卫战线的十八勇士愣没怨言,哥儿几个相互鼓励,任务再艰巨,也要咬牙挺住,这正是考验咱们的时候。区政府得知突击队员们的艰难处境紧急开会研究,出资在立水桥地区租了一个农家小院,15间房,4个车库,只用了5天时间便将其改建成能在里头吃住洗厕功能完备的临时住所,解决了突击队员的休息问题。且说突击队承担起协和、地坛、和平里、东直门中医院、第六医院等13家医院的“非典”垃圾的清运任务。当时的病人每天都在迅速增多,垃圾量也跟着多起来。东城区31家医院,原来每天的医用垃圾38吨,现在一个晚上,3家医院的垃圾就能拉20吨。清运“非典”垃圾跟生活垃圾不同,先装在塑料袋里,然后用特别的纸箱子密封,再装到封闭车里。突击队员们都是夜间行动,拉到焚烧点来回80多公里,经常一干就是一通宵,十八勇士没一个叫苦的,表现出环卫工人的职业本色。
    老将披挂上阵
  环卫十八勇士冒着被传染“非典”的危险,舍身运送“非典”垃圾的感人事迹很多,单说给大伙做饭的厨师赵祥寿。老赵今年53岁,是陕西插队回京的老知青,原本在清洁队当厨师,得知上一线运“非典”垃圾的突击队需要有人做饭,他头一个报了名。他有个傻弟弟是残疾人,双下肢截肢,没了腿,平时全仗着老赵侍候。老赵的爱人是当年插队时找的当地农民,回京后一直当临时工。全家住在宣武区储子巷一间八九平方米的小平房,生活挺困难。老赵奔了一线。爱人把临时工辞了,在家侍候傻兄弟,端屎端尿没有二话。队里领导得知他家的境况,带人到他家看望,老赵的爱人觉得很不落忍,领导问她有什么困难,她说啥困难也没有,让老赵安心工作就是了。领导提出派人帮她干点活儿,她坚决不让:“您别以为他干什么大事了,他是环卫工人,现在国家有难,他应该往前冲呀。”这句朴实的话,感动得队里头儿忍不住热泪盈眶。56岁的雷玉良是个老环卫,平时在队里修三轮车,听说需要人上一线拉“非典”垃圾,老雷坚决要去,自己打好了行李卷,带着生活用品来请战。他说话不拐弯:“我都这把年纪了,染上‘非典’不碍事。不能让那些小年轻染上,他们还没享受好时候呢。”老雷块儿大,体重二百多斤,还有血压高,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,没让他参加突击队,为这事,他跟领导急了,领导只好跟他打马虎眼:“您要是上一线,哪儿给您找防护服去呀?”老雷说:“我不穿防护服也能照样干。”他觉得关键时刻没能冲到第一线,是终生遗憾。突击队员李成立是从东北来的小伙子,没留神,脚被玻璃碴扎伤,缝了十多针。第二天就要跟车出活儿。队长怕他感染,强令他休息,他怕头儿不让他再干啦,急得直掉眼泪,拆线后马上又上了前线。
  正是有这样一支敢打敢拼的突击队,才保证了首都各医院的“非典”垃圾及时清运,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在疫情面前没退缩,用默默奉献的精神,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,发挥了尖兵作用。
    一个都不能走
  诸位,现如今京城的环卫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,为京城拾掇“门脸”、清运垃圾的多一半是临时招聘的外地务工人员,京城“非典”疫情爆发后,风声吃紧,有些外地务工者一时心里发毛,老家的亲人也以为疫情难以控制,纷纷让他们回家,一时间,环卫队伍人心惶惑,几天的工夫,走了好几百人。东城区环卫职工2300多人,一线的外地务工者一下走了80多。您想这些人一走,京城的街道公厕保洁、居民的生活垃圾清运能不抓瞎吗?东城区政府在关键时刻,紧急开会研究,为稳定环卫队伍,拿出200万元,改善环卫职工的生活待遇,给2000多职工打了胸腺肽,提高免疫力,外地务工者每天测体温,一人一个电话磁卡,随时给家人报平安。改善外地工的住宿条件,力争两人一屋,在伙食上,每天有牛奶鸡蛋,顿顿有肉,同时每人的月工资增加了一百元。这些措施让外地务工者心里踏实了,那些匆忙回老家的,听说待遇提高了,涨了工资又天天能吃肉,没几天的工夫,又陆续地回来了。河北丰宁的农民工刘全利,在“非典”爆发时,孩子有病,回家休假,得知队里人手紧张,急忙回京,当时公交车中断,他为了能回北京,花了100块钱,租了辆农用车,绕着道回到了城边,然后腿儿着回到了队里。他一来带动了十几位老乡。
  却说担负着金街清扫保洁任务的王府井环卫所,有130多名职工,90%是外地务工人员。东城区领导对环卫职工非常重视。王府井大街二期改造竣工时,为奖励环卫工人,区领导特地请外地务工人员吃了顿饺子。“非典”疫情爆发后,不少在王府井大街打工的外地人纷纷离京返乡,但环卫所的工人一个也没走,想到了区委书记请的那顿饺子,想到了如果回家,王府井大街没有清扫,对不起首都人民对自己的信任与关怀。这些外地务工者在非常时期特地集体给区领导写了一封保证书,书中写道:在首都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,我们不能走,而且要出色完成任务。这些环卫工人默默地担负起非常时期稳定民心的重任。4月底,王府井大街的行人稀少,从南口能一眼看到北口,但是却有环卫工人的身影。协和医院后门在校尉胡同,每天进出病人。在胡同口值勤的老大妈见环卫工人扫到这儿,关心地说:“别往里走了,留神染上‘非典’。”环卫工人笑了笑说:“都怕传染,这里的卫生谁搞?大妈,我们不怕。”
    以身试验消毒液
  环卫工作联系着千家万户,东城区的公厕在全市八个城区占第一,共有1074座。抗“非典”时期,公厕的粪便如何消毒灭菌、抑制病毒传播,这是环卫部门遇到的新问题,他们为此专门请卫生防疫专家研究,专家说最好的办法是使用漂白粉。此方从4月28日开始实施,保洁员每天往粪井沟槽里撒漂白粉,对公厕内喷洒过氧乙酸消毒液,但是消毒液的配比很难掌握,喷少了,入厕者觉得不管用,喷多了,闻着又受不了。管理员达桂义亲身做试验。达桂义40出头,上有80多岁的婆婆瘫痪在床,丈夫又下了岗,家里非常困难。但是面对紧张的疫情,她没有畏惧,不顾个人安危,配药喷药,过氧乙酸把她的手烧起了大泡,做不了饭,她让邻居帮忙,在抗“非典”时期,她一天没误工,保证了公厕的正常使用。北新桥地区的酱房西夹道发现了一个“非典”病人,街道和派出所把居民院和公厕封了,胡同里的居民上厕所成了问题。街道让环卫部门对公厕全面消毒,保洁员是个外地小伙子,一听这事胆小了,管理员李海挺身而出。夫人知道了,赶紧劝他,李海安慰了夫人,自己顶着干了一天。胡同里的居民十分感动,说,关键时刻还得是环卫工人。
    “下水道”不能出事
  诸位有所不知,以前环卫部门的粪便排泄是一种无序状况,也就是说把公厕的粪便掏出后,便排泄到市政的污水管道里,顺着污水排走。抗“非典”时期,粪便是重要的传染源,如何处理以前的无序状况,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。东城区环卫局这次利用抗“非典”,下决心解决此事。在市政管委的协调下,把东城区的粪便拉到方庄和高碑店污水处理厂,先将粪便搅拌,把粗渣子过滤,消毒处理,然后排放到污水处理系统循环。过去掏粪便的工人是东口进,西口出,8点钟上班,10点钟就完事了,现在又加了6部车,环卫职工每天要干八九个小时,但是为老百姓解决了大问题。
  4月29日,东直门中医院的一个化粪池满了,不及时抽,就会四溢,后果可想而知。电话打到环卫局,是去还是不去?去,东直门中医院是接收“非典”病人的重点医院,当时已被隔离,不去,化粪池溢池就是环卫工人的失职。在这种时刻,副所长张宝宏毫不犹豫,带着职工赶到了现场。5月3日,和平里医院的发烧门诊报告化粪池满池了,班长王林接到电话,说我带人去!司机刘岩把孩子锁在家里,赶赴现场。当时疫情很严重,工人没穿隔离服,只戴着一个口罩。表现了环卫工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那种奋不顾身的劲头。正是这种精神,才保证了首都人民的抗击“非典”的战斗中,上水道和“下水道”都踏踏实实。


我们的保洁|清洁|家政项目
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