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社有专职保洁员 农户配分类垃圾箱

发布时间:2013-05-29

  “我每天的职责就是把组里60余户村民家的垃圾收集起来,然后用小推车运到公路边的垃圾箱里。”北碚区澄江镇上马台村罗家湾村民组保洁员张信福说,“在村里,像我这样的保洁员有32个。”

  在罗家湾村民组,青岛保洁发现每户村民家的院坝边,都放有一个专门装垃圾的小桶。村民王明玉说:“过去我们的垃圾乱倒乱丢,房前屋后都是垃圾堆,腐烂后臭气熏天。现在都养成了好习惯,把垃圾放在小桶里,每天有人来收集运走。”

  上马台村32个村民组,每组都有一名专职保洁员,负责把村民家中的垃圾收集并运到车子能到的公路边,集中放进体积为3立方米的密闭式垃圾收集箱内。然后再由区市政局固废运输公司的专用运输车,运到垃圾压缩点,压缩装箱后,再运到同兴垃圾焚烧厂。

  “目前,我们在全区13个镇街,都实行了这种垃圾收运处理方式。”北碚区市政园林局负责人说,这种方式实质上是实行了城乡一体化的收运,农村垃圾由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来处理。

  分类减量——

  九成垃圾回收利用

  “我们从2009年开始进行试点,目前已在全县实施了‘分类减量’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。”荣昌县市政园林局负责人说。

  荣昌的方式是“农户分类投放、村级入户收集、镇街转运压缩、县级清运处理”。

  荣昌探索的方式是:首先为农户配置2个垃圾收集容器,让农户将自家垃圾,按照低污染可降解垃圾和高污染不可降解垃圾,进行初步分类收集;然后由村保洁员入户收集,集中运到村级定点垃圾分拣场,进行二次分拣减量,将可降解部分收集至沼气池或自然堆肥坑内进行生态发酵、覆盖降解,不可利用垃圾则集中装入村组垃圾收容箱。

  分类减量后的垃圾,再由镇街的保洁队入村,转运到垃圾压缩站进行压缩减量处理,最后由县市政园林局将压缩后的垃圾,集中运到县垃圾处理场,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
  “通过这种分类减量后的处理,农村生活垃圾中只剩下10%左右的不可利用垃圾,被运送到县里的城区垃圾场进行填埋处理。”荣昌县市政园林局负责人说,目前这一农村垃圾收运处理方式,已覆盖到全县70%的村。

  “垃圾围村”——

  破难题需建立长效机制

  “破解‘垃圾围村’,需要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。”重庆市区县经济学会会长周建中说。一年前,区县经济学会就开始对农村垃圾污染问题进行研究,并由会长牵头,启动了《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体系建设及运行机制》课题研究。

  党的十八大提出: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“三农”问题的根本途径。“要冲破‘垃圾围村’,又何尝不需要城乡一体化的机制呢?”周建中说。

  目前,北碚、荣昌探索的农村垃圾收运方式,较为有效地解决了“垃圾围村”问题。可是,要使这一方式长期坚持下去,还得要有长效机制作保障。

  北碚区在建设农村垃圾收运基础设施中,总共投入了2482.6万元,是由区政府融资贷款筹集的。而后期每年766.25万元的运行费用,则由区财政纳入年度预算;荣昌县在建设农村垃圾收运设施中,由县财政投入1000余万元,镇街自筹2000余万元。而平时的运行费用,则由镇街和县里分担,镇街负责从村到镇集中的费用,县里负责从镇运到县处理场及处置的费用。

  “我们街道每年用于农村垃圾收运的费用有70余万元。”荣昌县双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夏运文说,对于镇街来说,这是一笔沉重的负担。

  荣昌县市政园林局垃圾收运科负责人透露,前两年镇街能够筹集资金干这件事,是因为县里每年有一笔不小的“镇街发展扶持资金”拨到镇街,镇街把其中相当部分资金用作设施建设和运行费用。可现在由于县财政困难,这笔资金将取消。如果没了资金的支撑,已经建立起来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,将难以维持下去。

  “其实,只要各级政府重视,资金问题是不难解决的。”《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体系建设及运行机制》课题组负责人说,“在政府的统筹下,整合环保、市政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力量,就能够较好地解决资金的难题。”

  统筹协调,利用好国家级的项目资金,就是一条好的路子。课题组负责人说,以环保部门为例,中央财政已下达我市农村连片整治资金17亿元,加上配套资金,就可以解决20%的行政村的垃圾清运设施建设问题。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市可能争取到国家该项目投入约21亿元。如果我们像利用环保部门的项目资金那样,充分整合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,这些投入是不难解决的。

  “在运营费用上,只要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清运体系,全市每年只需筹集4亿元的资金,就能保证所有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体系的运行和设施维护。”该课题组负责人说。


我们的保洁|清洁|家政项目


分享到: